2010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2013年《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具体提出学校应积极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讲座、课程,建立发展指导室,对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为学生建立发展成长档案。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提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1.自我发展
学习了解自己和发展其能力,着重于认识自我。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从总体自我概念指向学业的自我概念、自我功效感、自尊感、主观幸福感。预防的负面心理因素是:抑郁、焦虑、无助感、自我妨碍等。需要了解的自己的心理因素为:多元智力倾向、价值观取向、兴趣、人格特征等。
2.生涯探索
学习探究和工作等生涯机会,着重于认识自己学习境况与将来职业世界。需发展的心理因素包括:元认知能力、认知策略、创造性、理想等。
3.生涯管理
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其生涯计划,着重于培养规划与努力实践理想的能力。需培养的心理因素为:自我决定与自我支持因素、对他人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知觉、社会交往能力等。
四、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途径
1.结合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2.建立“通理论、会指导、能创新”的生涯教师团队
专业化的指导教师是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在中学中选拔推荐一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心理辅导工作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提升专业水平。组织各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积极参加各大学的招生咨询会和用人单位的就业洽谈会,熟悉就业市场,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组织中学生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光想不做不行,不做分析、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不行。因此,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可以通过编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形成文字,时刻对照、鞭策自己的职业生涯实施情况。方案的编制一般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等。有可能的话再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职业指导专家点评,以便改正和完善。
4.生涯发展云平台助力学生生涯发展教育
生涯发展云平台是一款对个人兴趣、特质、能力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目标的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在线上进行生涯发展探索——了解自己、认识外部世界、学会规划、培养能力;同时辅助老师进行生涯教学;联合家长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助一臂之力。
运用生涯发展云平台,教师能够轻松进行生涯教育,更好地指导学生决策,平台的使用是学校解决生涯规划教学难题的重要思路。
笃行惠心-12年心理咨询室建设经验,提供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社会综治心理服务,公安民警心理减压服务中心专业化、标准化、示范化建设!